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迪信通创始人刘东海

迪信通创始人刘东海



1966年,刘东海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清平镇。“小时候,天天都吃不饱饭,那个滋味非常难受,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刘东海说。坐在山坡上,刘东海每天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家都吃饱饭。

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想法,1981年,刘东海初中毕业报考了南充师范学校。“当时想:当老师每个月能领到固定的粮票,不愁吃、穿,岂不乐哉?”在南充师范学校期间,刘东海的生活平淡、俭朴。“我对人生没有做太多设想,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经商。”日子一天天这样过去,1984年,刘东海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万善镇小学当老师。

“教书期间,心里非常不平衡。当时,中专是比高中难考的,而我的初中同学有些已考上了大学,我怎么就不能?”于是刘东海开始白天教书,晚上上复习班,准备报考大学。

或许是天翁识才,或许是运气好。1986年,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大学年代,刘东海被北方工业大学录取,专业是物理学。“在当年150人的复习班里,考上大学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人。”

借助BP机初涉商海

1993年,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机会来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华讯公司销售寻呼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告诉我,销售寻呼机是不错的机会。”刘东海说。

刘东海狠了狠心把工作辞了,在前门租下这两个门店。

对于还是一穷二白的刘东海而言,一个门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下定决心创业的刘东海岂能就此停步?“我通过朋友担保向信用社借了5000元。就这样,终于把店开起来。”

“创业初期,的确非常辛苦。我也是第一次觉得把自己所有潜力全部挖出来了。”刘东海每天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迪信通开始销售大哥大。“大哥大利润比较高,一台大哥大能赚2000多元。”

大哥大让刘东海真正挖到经商的第一桶金。“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富有了。”刘东海说,“但创业过程中,我也逐渐培养出精简节约的习惯。”据悉,迪信通成长过程中,每当有部分流动资金时,刘东海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为自己买房、买车,而是会把这笔资金拿去在全国再多开一家店。“因为,我相信,多开一家店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买房、买车。”刘东海说。

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刘东海认为,只要能结合自身特长,艰苦努力,是肯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如今迪信通覆盖全国二十六个省市2000多个终端的零售网络,员工近万余人,成为全国最大通讯连锁零售企业,是目前国内门店最多,覆盖省份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通讯连锁零售企业。

与此同时迪信通积极扶助弱势群体,参与重大灾害事件的救助工作,仅2013年1月到4月就捐助300多万善款及物资。

2013年4月1日,迪信通捐赠超过百万的资金援助ABA教师培训项目,用于支持孤独症康复事业的发展,同时成为中国孤独症家庭支持志愿者联盟的核心成员。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后,迪信通第一时间决定捐赠200万元现金及物资用于救灾及灾后重建,并为此成立专门小组落实款项物资及捐赠方式与用途。

近20年来,迪信通公益慈善的脚步从未停止前行,作为迪信通创始人,刘东海有着自己的梦想,他希望公司成就百年品牌。”中国很多企业生命周期大概就五六年,我们已经做了20年,并在考虑更持久的发展。“刘东海说,”100年之后,即使与我们同行的企业都已不在,我希望迪信通还在,而且健康稳健的存在。

这就是迪信通总裁刘东海,平凡却又传奇的创业过程,他为更多有梦想的人,创造了更好的平台,迪信通也欢迎更多有梦想,有激情,有自信的青年加入我们的团队。

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