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已知最古老的幼虫


[摘要]近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陕西发现了距今5.35亿年的化石幼虫,该化石提供了间接发育是后生动物发育原始特征的化石证据,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了英文版《科学通报》杂志上。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已知最古老的幼虫


Science Bulletin封面

来自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消息,距今5.35亿年的化石幼虫在陕西宁强被发现。

在演化发育生物学领域有一个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争论,即最早的后生动物到底是直接发育的还是间接发育的?因为绝大多数现生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有幼虫阶段,生物学家由此认为间接发育是后生动物发育的原始特征。然而,由于已知的化石胚胎都是直接发育的,古生物学家认为直接发育才是后生动物发育的原始特征。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已知最古老的幼虫


宽川铺始祖幼虫的副模标本

近期,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华侨与北京大学教授董熙平报道了在陕西宁强发现的距今5.35亿年的化石幼虫,命名为宽川铺始祖幼虫(Eolarva kuanchuanpuensis)。此幼虫缺乏摄食器官,是不摄食或蛋黄营养型的。它展示了独特的体构,可能代表刺胞级的动物。据此,该研究首次提供了间接发育是后生动物发育原始特征的化石证据。

该研究成果最近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杂志上。

文章信息:Zhang Huaqiao, Dong Xi-ping, 2015. The oldest known larv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lesiomorphy of metazoan development. Science Bulletin, 60(22): 1947–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