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外部挑战及内部结构性变革阵痛期,GDP增速、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房地产投资、汽车销量增幅、社消零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或有所下滑或低档徘徊,经济显示降温特征。
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看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提振经济措施,包括落实减税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股权质押拆雷等,可有效提升我国企业长期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总体来看,虽然面临去杠杆、贸易摩擦等内外双重挑战,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和内需市场,且拥有相对齐全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加上低外债、高外储、高储蓄率等优势,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认为,中国经济的底气仍然十足。
以下是小牛资本金融研究院的详细解读:
外部挑战+内部结构性变革=阵痛期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外部挑战及内部结构性变革阵痛期,并且第三季GDP增长创2008年以来新低。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低于二季度的6.7%,也不及分析师预期的6.6%。6.5%的增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与市场预期持平。从分项来看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加上内需消费成长不显著, 显现经济降温特征。
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9月份从上个月的51.3下滑至50.8,虽然仍高于50的荣枯,但创今年2月以来新低。新订单和成品库存的经济动能指标延续5月以来的回落趋势。衡量中小型企业的财新制造业PMI指数也从上个月的50.6下滑至50,创过去16个月新低。
从工业生产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低于预期的6%以及上月的6.1%,创今年2月以来新低。其中,钢材需求增速创四个月新高,但汽车增速大幅滑落,而这主要是因今年以来汽车销售大幅下滑所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汽车销售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9月份汽车销售更较去年同期跌幅超过11%,显示中国汽车销售寒冬己近。
从内需社会销费品零售总额看,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两月加速,同比增长9.2%,虽高于前值的9%,但较去年9月份下降1.1%,但仍处于低档徘徊。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与预期和前值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处徘徊也引发了市场对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讨论。
国务副总理刘鹤提到如何改变中国经济结构中有一个重转变是,中国应加快调整储蓄和消费旳关系,逐步形成内生性的需求大国,为全球提供巨大市场,也降低对外贸易依赖度。内需消费是稳定国民经济重要因素之一。以支出法计算GDP,美国国内需求占GDP70%以上,我国基本上是不到40%。近年高房价和居民杠杆逐步走高加上股市走软,财富效果受到相对挤压,制约国内最终消费品需求。
前三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同比增长8.8%。其中上海达到48339元,北京46426元。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 银行的住户存款亦在上扬,今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1.3万亿,可见居民存款是在上扬。但如果改虑到居民负债增加的速度,即以家庭负债除以可支配收得,则可以发现这个比例达107%。显示虽然可支配所得上扬,但家庭负债增加更快,钱可能都拿去还债了,对最终消费支出造成了制约效果。
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4%,增速虽然在连续6个月下跌后出现小幅反弹,但仍维持在低档徘徊。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制造业投资增长8.7%,专用设备制造业和TMT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9%和18.3%,基建同比增长3.3%。整体上看,固定资产投资除了制造业外依然疲软。
房地产投资开发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9%,增速比1-8月回落0.2%,连续两个月放缓。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在一二线城市限购、限售和限贷,以及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退出政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房地产过去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房地产更占中国家庭非金融资产70%以上。房地产如果增速放缓,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显着下滑。
贸易顺差虽然在9月份持续扩大,短期内因贸易商调整转运措施和人民币贬值等原因,对经济冲击或许低于预期,甚至出现中国对美货物顺差逆势扩大。但展望四季度和2019年,对外贸易可能出现逆差。从经常帐看,2018年上半年已呈现赤字,预估2019年赤字可能持续扩大。
为了对冲贸易冲突所导致出口下滑及人民币贬值所导致资本外流风险,我国采取扩大开放的举措,如此可以产生资本及金融净流入,包括近期海南宣布成为自贸区及11月将在上海举办进口博览会。
提振市场,国家利好政策频频
首先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企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的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数量。
但民企目前也遇到了一些发展困境,包括环保、社保、税收、融资,等等。例如以民企和国企发债融资成本计算。目前AA级民企与国企之间信用利差平均189基本点,创历史新高。针对此种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除了连续三次降准外,更扩大担保品范围。近期央行为了稳定和促进民企债券融资工具,释放信用风险缓降。针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前景民企,央行运用再贷款提供初始资金,委托给市场上的专业机构运作,以提升民企担保能力。这项政策有利民企融资成本下降,而不是透过和美联储一样的量化宽松将债券直接买入,所以不会增加央行资产负债表。
此外,央行新添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今年6月已提供1500亿。在支持民企股权融资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等。
政府不仅运用降准工具,提高支持民营企业的再贷款及再贴现。更是创新了一项新的金融工具,释放民企业风险因子,这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此外,因股市持续下跌,股权质押融资(Share pledge financing,SPF)风险也逐步上扬。监管单位也相继出台许多措施以缓解上市公司因股权质押暴仓,进而被质押单位,例如银行、券商等强制平仓,导致股权变更,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转能力。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中小板和创业板为SPF而质押的股票为2万亿元人民币,占股市中质押股票总额的47.2%。而中小企业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值仅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26%左右。可见中小企业因股价下跌产生股权质押风险显着上扬。
为了缓解股票质押风险,银保监会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质押风险。另外,中国证券业协会牵头11家券商出资210亿,多渠道设千亿资管计划,用于帮助发展有前景上市公司。
而在支持A股计划,亦有以下几项做法,修改公司法第142条有关企业回购股份条件,即将企业回购股份的条件从股权激励计划、减少公司注册股本、公司计划与其他公司合并和对异议股东的收购等四项扩大至六项,增加用于转换可转债为股票的股份及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所必需。另外,银行下设理财子公司可直接投资股票等有利A股措施。
虽上述的措施不代表可以马上改变企业竞争力或经济下行的趋势甚至使A股上涨。但那些举措可以改善我国企业长期旳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
虽然经济降温,当然这主要是因内外因素所造成,内有杠杆太高,一旦去杠杆又造成融资环境恶化,容易形违约上扬的因境。但不去杠杆又容易造成长期违约风险上扬。所幸我国杠杆大致上已呈现稳定状况,不再大幅成长。外部份因素是保护主义,最后还有就是企业缺乏结构性的创新,这是我们急需努力的方向。
虽然如此,我国经济仍底气十足,这源于:
首先,全球最大的人口和内需市场,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以粤港澳计算GDP达到1.65万亿美元,若他们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可以排外前十名,但在我国他们只是一个省和地区。
另外就是相对齐全的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体系
庞大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也很关键。根据统计,我国一年大学毕业生超过800万人,这些是未来我国提高生产力的关键。
再者,就是外债低、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存备仍高达3.086万亿美元全球最高。而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近年来虽有增加,但仍仅56%,相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低许多。
最后,储蓄率高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近年我国负债比逐步上扬, 负债占可支配所得占比更是超过100%。这也导致我国近年储蓄率逐步下滑。但以絶对数据而言,我国储蓄率仍超过40%,这也使我国较不易产生真正的金融危机。